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佛光新聞> 〔生命書寫〕默默行善、守護道場 憶我父親林進發

佛光新聞

字級

〔生命書寫〕默默行善、守護道場 憶我父親林進發

【作者: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長林文輝口述、李生鳳整理】 2022-06-20
5月18日,父親在睡夢中安詳辭世;5月27日,佛光山旗山禪淨中心在我們農場,為父親舉辦「林進發老菩薩追思法會」,感謝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、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、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,旗山禪淨中心監寺慧專法師,還有許多人前來關心。當天剛好下著綿綿細雨,我和大弟林文彬、二弟林文舜 ,回想起父親的種種,從拼湊起的片片回憶中,彷彿又看到父親那不多話的外表底下,對於家人還有所有人的無盡關愛。

先從這個陪他最後一程的土地說起,這裡山谷圍繞,碧草如茵,但最早其實是養豬場。父親早年跟爺爺做竹材仲介生意,事業小成,母親提議可在高雄置產,但他不這麼想,他想到是那些跟他一起打拚的弟兄將來的去處,於是買下一片地,做起了養豬場。之後家人都學佛了,母親認為養豬是造殺業,很是擔憂,於是開始祈求。這塊地後來被劃為水源保護區,因此不再養豬,父親繼續在這塊土地經營,成了環境優美的農場,也是他安享晚年的地方。說明只要是出自善念,佛菩薩總有最好的安排。

海軍陸戰隊出身的父親,有著軍人堅毅的性格,管教我們三兄弟十分嚴格,對待外人卻很親切,但這正印證他「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」的身教。父親行善很低調,社區的村里長常找他,因為他們知道「林爺爺」最關心那些需要幫助的人。曾經受他扶助的學童,上了大學後仍時常回來探望這位曾經照顧他的「林爺爺」。

由於外祖母助念佛事的因緣,母親林柯玉暇 親近佛光山,成為星雲大師的弟子,進而引領全家人學佛。30多年前,旗山當地尚未有道場,是以租借場地作為佈教所,歷經幾次搬遷,大家認為這不是長久之計,於是母親和幾位師兄姐發心建道場,發起互助會和資源回收,父親看在眼裡,從沒一句反對,他認為既然是好事,更要支持。父親常常送水果、飲料給為建寺辛苦做資源回收的師兄姐們,可以說父親是母親的大護法。

旗山禪淨中心建成後,父親長年擔任義工,母親是佛光會旗山分會創會副會長、第二任會長,父親從未是佛光會的幹部,自始至終都是當一個佛光人,一如他的低調行善;即使後來因生病不良於行,仍然惦記著道場的事務,想著要去發心。當身體狀況許可時,就坐著輪椅去櫃台值班,而且那天他會非常有精神,能跟往來的師兄姐打招呼就很歡喜。

父親往生前的幾天,全家人守護在他旁邊。他說喜歡吃無籽葡萄,我問為什麼?父親說:「不用剝皮去籽,一顆一顆很方便,這樣就不用麻煩人家了。」即使到了最後一刻,仍是在替別人著想,因為體貼善良累積了許多好因好緣,他生前常說:「做人要厚道,要幫別人,要給人留後路,不要比較、不要計較...。」句句言猶在耳,沒有遠去。
12345678910第1 / 927頁
追蹤我們